疫情以來,航空貨運呈兩極分化,一邊客流稀少、收益慘淡,另一邊需求旺盛、運價走高。近期國內疫情嚴峻,民航業困難程度已超2020年,至暗時刻下,航空貨運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。
貨運已成盈利擔當
以往,大量貨物通過客機腹艙運輸,疫情爆發后,全球客運受到嚴重沖擊,腹艙貨運能力隨之急劇下降,不得不依賴全貨機及非常規客機航班,運力變得異常緊張。與此同時,防疫救援物資、電商件等運輸需求不斷增加。供需矛盾下,航空貨運業務量及運價一路走高,助推行業繁榮局面。
航空貨運協會數據顯示,與疫情前相比,2021年全球航空貨運市場需求增長6.9%,同比2020年增幅達到18.7%,這也是1990年以來錄得的第二大增幅。從創收來看,到2021年底,全球航空貨運收入達1.1萬億人民幣,預計2022年維持在近1.07萬億人民幣的水平。
航司加快搶占貨運市場
上述航空貨運雖相對獨立于三大航,但是運力方面,全貨機只占很小比例,更多還是依靠三大航客機腹艙運輸。疫情以來,客運需求萎縮,航空公司開始采取客改貨的方式提供腹艙運力,發展貨運的同時也能減少客機閑置、提高利用率,對沖客運帶來的巨額虧損。
“客改貨”主要有兩種模式:一種是拆除全部或部分客艙座椅、改變客艙構型,在腹艙和客艙均載貨運輸;另一種是客艙未作任何改裝,既可只用腹艙載貨,也可腹艙和客艙同時載貨。
今年以來,國內疫情更加復雜嚴峻,航班管家數據顯示,3月中旬到3月底,全國每日客運航班量從6000余架次下滑到不足3000架次;4月份至今,每日客運航班量大多在2000-3000架次之間,不足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一。另一方面,貨運航班表現依然相對堅挺,4月份,全國每日貨運航班量在350至550架次之間,雖然低于去年同期航班量,但二者數量相差并不大。
逐步增加寬體全貨機運力
疫情下航空貨運需求猛增,全球各航空公司都在加班加點地運貨,甚至出現“以貨養客”的情況。對于我國航空公司而言,寬體全貨機數量嚴重不足,成為現階段發展貨運業務的大短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