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到新冠肺炎影響,全球跨界物流運輸能力緊張,部分客運及貨運航線取消,全球30多個國家“封城”,嚴重影響了終端物流。涉及跨境國際空運物流的企業都面臨著高度不確定的前景,必須面臨嚴峻的考驗。
國際空運價格飛漲
原本很大一部分國際空運物流是隨客機而來,一部分有專用貨機。如今因民航航班大量減少,另外艙位排期極難排到,致使國際空遠價格飛漲。短期內運費上漲,無疑給貨主帶來了更高的成本,對于國際空運貨代來說,也同樣是商業風險。“過去我們每個月報一次顧客的價格,現在只有一天的報價。即使是這樣,今天才從客戶那里接單,等貨物真正進入出貨流程后再接到國際空運代理商的通知,要么是航班取消,要么是漲價。”許璐梅說。
許璐梅認為航國際空運輸方面,基本是價格比疫情爆發前上漲3倍多。全球物流在線服務平臺“運去哪”創始人和CEO周詩豪分析說,由于中國上周進一步減少跨境航班的數量,預計四月份物價仍將維持高位,這一可能性很大。
疫情的再次嚴重的因素
受到上游對外貿易需求的影響,跨境物流企業普遍陷入復工后更難復產的困境。在這方面,許璐梅表示,物流的出口業務主要是為亞馬遜賣家的歐美FBA空派、海派和南美洲的B2B業務。二月份,國內各廠家、電商客戶未復工,無貨可發,公司銷量直線下滑。
國際空運物流企業之路在哪里
周詩豪分析認為,目前,中國的生產狀況正在好轉,經歷了這次疫情后,中國作為世界制造工廠的地位不但沒有減弱,而且還將進一步增強,此時此刻,全球或許更加需要中國生產的各種商品。所以,如果全球疫情在第二季度得到有效控制,下半年全外貿和國際物流行業將迎來強勁反彈。
上海國際貨運代理業協會李林海指出,未來貿易中心將繼續向東南亞轉移,我國的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,中國的進口商品貿易大國地位逐步確立,轉變為買方市場,并逐漸掌握國際貿易的主導權。
鑒于上述三大趨勢,今后國際空運代理行業的重心將是如何抓住東南亞市場的機遇,將FOB模式(收貨人訂艙)轉變成CIF模式(貨主訂艙),并針對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,跟上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。